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从小喜欢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读书是孩子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一个人精神发育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他读书的历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读书水平。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民族也就是最爱读书的民族。世界上平均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犹太人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奇迹,近百年来,伟大的思想家多是犹太人。马克思,犹太人,他的唯物史观改变了人类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爱因斯坦,犹太人,他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佛洛依德,犹太人,她的精神分析学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占的比例最大。 一个人身体的发育靠什么?靠食物。当我们离开母体的时候,我们躯体的发育靠最初母亲的乳汁喂养,之后靠每天的食物。如果到了两三岁以后再吃母亲的乳汁,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营养不良,也从而导致身体发育不良。这时你需要主动进食,汲取各种各样的营养。 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靠读书。精神的成长是不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重新开始学习,这学习的过程本质就是读书的过程。学校的课本就像母亲的乳汁,在我们人生的关键时期,它能给我们营养和滋润,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绝不能只靠学校的课本。如果只靠课本,那么这个孩子的精神发育也是不良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与他的读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当今的社会,孩子成长在一个媒体发达、信息驳杂的社会氛围中,青少年特别容易崇拜影视明星、文体明星。许多家庭拥有高档家用电器,而没有一个摆放书籍的书柜;许多家长乐于和孩子一起欣赏歌舞表演、体育竞技等电视节目,而不愿意和孩子一起读书。几乎每个家庭里都保存有球星、歌星的照片,而很难找到读书笔记和文摘卡片。孩子们聚会时,大家谈的也是流行歌曲、电视小品、球星歌星,而很少谈到经典书籍。 因此,父母肩负着一种义务与责任,那就是引导孩子喜欢读书。其引导的办法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创造让孩子自由选择阅读的条件,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意识。 有人对 1200 名小学三、四、五年级(约 8—11 岁)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适宜读物依次是: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动物知识,海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