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 被日军砍下的南京市民的头颅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 1921 年生,湖北武汉人。 1949 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 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背景材料 这是作家聂华苓于 1988 年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了作者应邀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时,参加克拉库耶伐次追悼会的经历。本文以 1941 年 10 月 21 日纳粹在克拉库耶伐次的一次大屠杀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沉痛的悼念、无尽的追忆、深刻的反思,写出了一个外国人在一个国家所受到的痛苦深刻的印象和沉重美丽的回忆,告诉人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肃穆 荒谬 憧 憬呵护 杀戮 悼念屹立 蜿 蜒 恍 惚 明赫白 聂华苓sù mùmiùchōng jǐnghēlùdàoyìwān yánhuǎng hūhèlíng “ 沉重的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 7000 名被残杀的人。 “ 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朗读引文,思索“沉重的记忆”指什么 ? 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 正文前面为什么要引用萨特的话? 萨特的话是全文的引子,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从萨特的话里有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 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思想单纯,力量弱小,灭绝人性的纳随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 文 感 知 自读课文,看文章为我们展示了几个场景? 作者一行来到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纪念活动: 第一部分写来到坟地的所见所闻。借莫马之口,诉说当年大屠杀的惨状;写亲眼所见,写南斯拉夫人民冒雨参加盛大的纪念活动。 第二部分具体记叙这次纪念活动,记述朗诵、合唱、歌剧等等演出活动。 第三部分记述作家的座谈。 第四部分是写参观纪念馆,从摘录的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可以看出。 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 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1 . 来到纪念地2 . 看纪念演出;3 . 参加座谈会;4 . 参观纪念馆。 不好。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1 、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 2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