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幽径悲剧》课堂学习活动单【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运用描写与铺垫的方法与好处。2.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3.体会本文精炼、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将你认为重要的、易错的字词摘录到下面。 导语: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年秋天,新学期开始了,北大新生纷纷到校报到。一个外地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故事听完了,现在回答我的问题。 师总结:季羡林是一位平易近人、品德高尚的人。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是季羡林先生一生人格的写照。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真实、正直学者的心灵深处,聆听他为我们谱写的一曲民族悲歌《幽径悲剧》。【活动方案】活动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组长组织小组内默写文中生字词;(2)各组交流课前了解的作者和北大燕园情况,注意互相补充。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中学毕业后,他和 80 多个高中同学北上京城考大学。结果,只有 3 个人考中,而他一人同时考取了北大和清华。入学之后,学业出色,成为当时清华佼佼者,为清华“四剑客”之一。 季老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精通六七种语言,致力于研究“东方学”,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学识了得,是当代中国的一位文化巨匠,深受世人的钦佩和敬仰。 活动 2: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带着问题朗读课文,随时进行圈、点、勾、画。)(1)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3)题目为《幽径悲剧》,请分别找出文中描写“幽径”、“悲剧”的文字并给它们各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给文中生下来的内容也拟一个简洁的小标题。个性调整 活动 3:再读课文,学习描写与铺垫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就是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1)藤萝身处的幽径非常美,美在哪里?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