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和狼”的启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一个熄灯睡觉,不敢去接触小狗小猫之类的小动物,害怕打雷、巨大的声音等等。恐惧是一种在孩子身上普存在的情绪体验,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不敢”、和“害怕”。 苗苗是我们班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但是她一看到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就害怕,就连本周观看的安全教育记录片“小鬼脱险”,她也害怕地不敢看。后来苗苗的妈妈告诉我们她天生就胆小,拿她没办法。于是我针对她的情况做了具体分析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引导家长采用积极对策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首先,家长不要责备、嘲笑孩子,要接纳幼儿她的恐惧情绪。有些家长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说孩子是“胆小鬼”,这样做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胆小状况,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恐惧心理加重。家长要细心了解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她们害怕的事物,或伴随她度过恐惧的情境,以平和的态度鼓励孩子,使其减少恐惧心理,并建立健康心态。第二、教师通过有趣的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消除恐惧心理。 恐惧是人本能的防卫机制,对一个人的生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果孩子无所畏惧,他就无法预知危险,也难以自我保护。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幼儿所害怕的事物,采用游戏等甜蜜温馨的活动引导幼儿消除害怕心理。本周我开展了情境故事“小羊和狼”在故事中孩子们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教师扮演凶狠的大会狼。在游戏时孩子们都不喜欢大会狼,很多幼儿都害怕它。于是我鼓励“小动物们”不要怕,一起想办法打败大会狼。在我的启发下很多向苗苗一样胆小的孩子都变得勇敢起来,她们有的用脚踢,有的用“石头”打,最后终于把大会狼打到了,孩子们高兴地欢呼起来。这样在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到什麽是勇敢,知道了如何面对害怕和恐惧,克服了胆小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