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回顾历史,自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历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起到了决定性的里程碑作用。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 amp;ldquo;以阶级斗争为纲 amp;rdquo;,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1988 年十三届三中全会,继续为深化中国改革扫清道路;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998 年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工作开始了新的征程;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8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点关注 amp;ldquo;三农 amp;rdquo;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历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都已成为划时代的标志,促进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改革开放也进入了第 35 个年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改革开放新三十年的第一个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7 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因为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仅是围绕某一方面的改革,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却不同,全会定位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改革由平面化向立体式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渗透,使得改革的范围和力度都是空前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改革本身作出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 35 年以来的第一次,任务虽然艰巨但意义重大,值得期盼,希望新一轮的改革能够像 35 年前的那场改革一样,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作为鲜明的划时代标志,成为建设 amp;ldquo;中国梦 amp;rdquo;的新的里程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是要注重国家各种政策的连续性,一方面又要求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触及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全面推进,因为这一系列的改革之间第 1 页 共 2 页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就如同木桶理论中的各块木板,每一项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块木板,而作为改革总体目标的国家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可以视为桶中之水,任何一项改革的缺失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项改革之间具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