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原创 16 篇 下面是文秘网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原创 16 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观后感,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 qq:4000121855 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 篇一 读完《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合上书籍,我脑子里便出现了《管子 X8226;牧民》里的一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这句话。只有心怀大志,有大的格局才不会被眼前艰难困苦或者挫折所击败,也只有明白初心,方能继续前行。 求根溯源梁家河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而这三点在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生活经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是我在《梁家河》这本书籍中看到他身上煜煜生辉的几点品质。 自我批评求进取,不忘初心得始终。因当时身处环境和响应国家号召,习近平选择去陕北—他父亲曾为革命奋斗的地方去下乡—梁家河。当年的生存条件有多艰苦我们已无法想象,但当时的人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确是不争的事实。吃不饱就得去讨饭、一人一年就一身衣服……在这样的乡野偏隅求生存,挑战可想而知。可他却以惊人的毅力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迅速从一名五谷不识的首都少年成长为合格的农民,成了村里人口中的不“撒奸儿”的“好后生”。 融入群众讲团结,联系实际求发展。克服了适应生活环境的障碍后,习近平打心底开始接纳和融入梁家河群众的队伍中。他对有智力缺陷的人很是包容、宽厚,对家庭有困难的人慷慨相助,为村里人无偿提供理发等各种服务……他的行为是乡亲们从内心深处接纳了这个北京娃,一致夸奖他是仁义的“后生”。从一个北京娃变成村里娃,爱读书的习近平开始利用所学帮助周围的乡民。结合当地实际,他为村里修甜水井,带领第 1 页 共 29 页乡亲打坝修梯田,搞起代销社、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等为民谋福祉、为村民解决困难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时代奋进正当时 在当时生存条件十分艰苦的时代,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起对贫困一轮又一轮的挑战,不计个人得失,并从苦难中学到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习近平曾说“做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的这句话就像一把亮剑,闪耀着万丈光芒,将“信念”两个字刻进每个共产党人的心间。 时光荏苒,过去的毛头小伙子早已成长为一国领袖,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