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魏公子列传》教案VIP免费

《魏公子列传》教案_第1页
1/7
《魏公子列传》教案_第2页
2/7
《魏公子列传》教案_第3页
3/7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全文。二、了解《魏公子列传》及写作背景。二、教学课题了解:1、了解《史记》这部纪传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战国四公子。2、 积累重点的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掌握:1、掌握文言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教材分析本文所记述的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无忌为人礼贤下士,善于利用人才成就自己名利,建立自己美好声誉,以及帮助赵国击退秦军的故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古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把握本文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常见实词、虚词用法的归纳总结。 2.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掌握: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判断句。四、教学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问:文中是如何表现魏公子无忌的?又是如何利用自己才华帮助赵国击退秦军的?解疑综合归纳探究法:文章是如何一步步魏公子才能并最终实现救赵的?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个人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人臣服,使人叹服,并最终能率众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救一个国家,这样的人并不多,战国四君子就是这样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魏公子列传》共同感受一下他的为人处事。 二、“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三、信陵君及相关背景信陵君,名魏无忌(?—前 243 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安釐王元年(公元前 276 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十余年诸侯不敢加兵于魏。战国末年,公元前 260 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 40 万。秦又乘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魏公子列传》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