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我上了一节《整式的加减》,在教学过程中引起了我对教学的反思,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前上课的时候都是我讲的比较多,不敢完全把课堂放给学生,这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在活动,而且效果比以前都要好,让我受益匪浅。二、情境描述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课,在学习了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后学习什么是整式的加减,我用了两个生活中的实例去渗透知识。问题一为: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 3 个,买圆珠笔 2支;小明买这种笔记本 4 个,买圆珠笔 3 支,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对于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先思考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可以互相讨论、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说出多种解法.(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过程。)这个问题师生互动完成的很好,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一:考虑两人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方法二:考虑笔记本和圆珠笔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问题二为: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 长 宽 高大纸盒 a b c小纸盒 1.5 a 2 b 2 c(1) 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2) 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这个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后,由学生贡献智慧,叙述思路,然后由我板书解题过程:解:小纸盒的表面积是 2(ab+bc+ac)cm2当我写到这儿时,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生:老师,那个 2 与后边的小括号之间为什么没有乘号?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前边学习了一节课叫《代数式的书写》,其中我们学到了怎么处理乘号和除号,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生:噢,老师,我想起来了。(坐了下去)师:很好,这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并敢于提出问题,值得我们学习。课程继续往下进行。当问题二进行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这节课的课题:2.2 整式的加减,并板书。此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整式的加减的概念和方法。最后是练习和小结。三、教学反思1.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应该还给学生,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即可,但是要注意引导的方式。2.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教师要有智慧地处理,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四、小结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环节时间把握的不好,讨论时出现了一些混乱,有时有些偏离主题,引导问题的设置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