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涅槃说 甘肃张掖 杨红军 西夏国——以西夏国寺为突破点,整合周边张掖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和资源,建设西夏国寺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张掖西夏国寺(大佛寺)、总兵府、明粮仓、钟鼓楼为主的众多历史文物古迹,集佛教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于一体。张掖西夏国寺(大佛寺)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是全国仅存的四大皇家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国寺(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评审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张掖古称"甘州",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牙帐”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即公元 1028 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为了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活动。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西夏国寺(大佛寺)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在历史上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 1098 年)。初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亦“卧佛寺”,史传西夏乾顺寺,有国师嵬咩,妙应真乘。一日敛神静禅,忽闻天际丝竹之声,起而觅之,掘地丈余,得金砖翠瓦覆盖之碧玉卧佛。嵬咩即发誓愿,“钦建宏刹,用崇祗奉”,历时五年建成大佛寺,并独创了木胎泥塑的巨大卧佛像,历经明、清两朝扩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此寺原来规模宏大,是由牌楼、山门、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 配殿、僧舍和佛塔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并有双眼井、木爪树、金塔六角亭鼎等。万石洪钟重两千余斤,声透九霄。殿宇巍峨壮观,古木参天,是一个清静去处。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 年)敕赐“宝觉寺”,后又改“弘仁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到上世纪 40 年代,寺内建筑大部已毁。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殿和土塔三处。1985 按布局迁建了牌楼、山门,又迁建了三座散存的殿堂。大佛寺占地约 23000 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