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习《幼儿舞蹈的编排》心得体会与学习《艺术表现力基本功和幼儿保健知识专题》的心得体会汇编学习《幼儿舞蹈的编排》心得体会2024 年 10 月 23 日下午,我参加了我园开展的以《幼儿舞蹈的编排》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在陈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园老师一起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儿童舞蹈课的课堂队形排列是老师面对的重要而又必需的非技术能力问题。一个教室最大限度能容纳多少学员、在中间队形怎样安排比较合适、在把上怎样对学员进行安排、一节课空缺了几个学员怎样在队形上进行调整、多了几个学员又怎样来安排等,这些问题不仅能看出老师对课堂安排的统筹能力,而且也反映出其对常识的熟练掌握程度。队列对儿童舞蹈课是重要的一部分,当学员进入教室,该怎样排列其队列呢?首先,老师应该估算一下教室的面积,再计算好儿童双臂伸开时占据的最大面积空间,由此推算出整风光积的承限人数,确定出教室最多容纳人数的量。一般来说,儿童舞蹈班训练场地都达不到专业场地的环境标准,所以,老师估量教室容纳学员的大致情况很有必要,对日后的减员、增员都会提供科学的参考值。例一一个 50 平方米空间的教室,假如学员较多(25—30 名),老师应按5—6 人一排进行安排,共占 5 排,前后左右间距拉开,这样,既不影响训练,也可使教室显得不拥挤。假如学员少于 25 名,可减少每排的人数而不宜减少排列数,但每排人数应不少于 3 人,这样会使教室依旧显示出紧凑感。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掌握各个学员的身高,进行前后中间的排列低个头的在前排,高个头的在后排;高个头的在中间,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低个头的在两边。这种队列安排有两点好处,其一,不影响儿童的视野;其二,队列规整美观。此外,这种队列安排还应包含一个灵活性,即儿童在初期学习时接受能力较差,队列的前排应打破高低个头排列的模式;应安排 1—2 名动作学得快、记忆力强的学员站在前排,以起到带动大家尽快熟练动作的作用。如人员较多,使诸如劈叉、地面踢腿等一些占地面空间大的动作练习受到拥挤影响时,队列应灵活调整,即 1、3、5 排不动,2、4、6排自右向左前每排错开一步插空站立,用以解决脚碰脚的情况(图 3—25)。针对以上的情况,也可以变换中间队列,让全体学员到各自的把杆位置站好,背靠把杆,向前上一步,形成两边把杆的人面对面站立,再进行劈叉、地面踢腿等练习。同样,这种队列也适宜做压胯、压脚背等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