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 I 医 院 评 审 标 准(第 四 版)第一章 国际病人安全目标(IPSG)概述自 2011 年 1 月 1 日期,所有通过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的国际标准评审的医院,都应按照“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要求执行。“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目的是促进病人安全得到切实的改进。这些目标着重于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循证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鉴于健全的系统设计对于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的重要性,这些目标侧重于从整个系统的层面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本章“目标”的阐述结构与其他“标准”的方式相同,包括标准(目标阐述)、解释和测量要素。“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评分与其他标准一样,氛围“符合”、“部分符合”或“不符合”。评审决策规则中,将遵守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作为一个独立的决策项目。标准、要求、测量要素和解释编号标 准要 求测 量 要 素解 释1准 确 确认 病 人身份医院要建立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1. 该制度和程序要求使用两种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不包括使用病人房号或床号。2. 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前要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病人身份识别错误。病人可能是处于镇静状态、意识不清或没有充分警示;也可能是在住院过程中换床、换房或换地方;或是病人因为感官障碍或其他情况都可能导致在确认病人身份方面出现差错。该目标具有双重意义:第一,确认病人是准备要进行治疗或服确认病人身份。3. 在抽血和采集其它临床标本前要 确认病人身份。(见AOP.5. 7, ME2)4. 进行治疗和检查前要确认病人身份。5. 医院有制度或程序确保在所有情况下或不同地点对病人身份确认的方法是相同的。务的对象;第二,确认给病人所要提供的服务和治疗。要共同建立制度和程序来改进病人确认的方法,尤其是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抽血或采集其它检验标本;或在提供治疗或检查时要确认病人身份。新的制度和程序要求至少有两种确认方式,如病人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手腕条形码或其它方式。病人房间号或床位(号)不能用于身份确认。制度和程序明确规定在医院所有地方都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身份确认方式,如医院门诊、急诊和手术室。对身份无法确认的昏迷病人也应考虑在内。在制定制度和程序时应共同参与讨论,确保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能确认病人身份。2促 进 医务 人 员之 间 的有 效 交流医院要采取措施,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1. 共同制定制度或程序,确保在口头或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