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书》读后感 2017 年 7 月 23 日 《权谋书》是时代出版传媒和黄山书社天下无谋系列图书中的第三本。原典是明代张居正写的,版本源自一位日本学者当年的手抄本,收藏在东京帝大的图书馆中。本书编者加以注释,附以相应历史典故、人物简介,并加以阐发,每节都有精要,配有译文,还有插图。这些再加工,让本书内容很丰富,故事性、知识性和可读性都很强。编者水平很高,既展现出原籍风貌,又体现了时代属性。 张居正(1525 年-1582 年),明万历时期内阁首辅,在任内阁首辅的 10 年中,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找到一种适当方式,设计出一种政治规范,甚至是变法,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是封建社会统治集团中最杰出的代表。强势有才能有作为,知人善任,对封建国家体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人伦人性有通透的认知和体悟。本书能流传于世,是难得的,阅读它是一场缘分,是与张居正穿越时空的交谈,也是与编者的一场交流。本书共十三节,每节精要附在文后,在这里摘录部分,分享一二。 智察卷中。讲道刘备,平时很少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在谋略上不如曹操、孙权,却在知人待士方面高出他人一筹;讲道诸葛亮,确实智慧过人,不是因为他精通《奇门遁甲》,而是来自他的细心、缜密,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使用智谋和识破智谋,如同战争中的矛与盾,总是在不断的较量中提高锋利度和坚固度;察人须入微,处事须谨慎;在处事方面,识人至为重要,只有辨识出一个人的优劣真伪,才能确立和他交往的尺度;人若矫情,必有隐情,不察则遭其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会高度集权,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平衡、细节、谋略、江湖气以及成王败寇,使得潜规则盛行。在中国,不参透潜规则,在江湖和政界很难有大的发展,当然机遇和大势更为重要。 筹谋卷中。消极防守总是被动的,与其消极被动防守,划地为牢,还不如主动地化干戈为玉帛,国家间如此,人际关系第 1 页 共 6 页中也是这样,聪明人永远不会主动与人为敌,即使是敌人,一旦有了机会,也要乘机修好,共弃前嫌;春秋无义战,做大事,一定要使自己处于道义的位置上,这样才会得道多助;在政治中做出一个决定,往往不是凭大道理,而是根据利害;用兵,本质上是以强凌弱,而强弱是相对的。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种谋略型文化,而君子谋国,小人谋身。 用人卷中。成就事业的根本在人;当你获得成功时,对帮助过你的人不要吝惜你的感谢,无论如何,成功最终依靠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