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B1)课程教学大纲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共分为 14 章,每周 4学时,4 学分。目前采用蒋硕健、丁有骏、李明谦等教授编写的《有机化学》(第三版)为主要参考教材。随着近年来有机化学及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生物科学工作者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要求也越加精深。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研究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但由于学时有限,在内容上必须有所侧重。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要求:(1)通过学习有机化学课程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较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及反应机制,学好立体化学,建立立体概念。(2)了解并掌握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能够完成简单的有机合成。(3)通过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学会鉴定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方法。学会分离、提纯有机混合物的一般方法。(4)考虑到生物系后续课程的安排,为了突出重点,压缩学时,对本课程作了一些调整。不讲授、不要求学生掌握糖、萜类、甾族化合物及核酸等章节的内容。另外,因本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并不以从事有机化学基础研究为培养目标,因此,分子轨道理论及复杂的反应机制也不作讲授。只留给感兴趣的同学通过自学加以充实。本课程在讲授内容上主要突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从结构的角度阐述各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反应。从分子结构的观点出发阐明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其性质的影响。通过共性的说明以触类旁通,通过个性的描述以相互区分,注意规律性,使同学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针对生物系学生的特点,本课程对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教科书中叙述较清楚的部分留给学生自学,课堂只做规律性解释。适当增加了有关生物学性质和应用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有机化学对其所学专业学科发展的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扩大知识面。课程学时分配内容学时绪论2烷烃与环烷烃6对映异构4卤代烃8烯烃、双烯烃与炔烃6芳香烃6核磁共振4醇、酚、醚6醛、酮、醌6红外光谱2羧酸及其衍生物6胺4有机合成4杂环化合物4总计68一、绪论1. 有机化学的定义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 共价键 (2)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3) 杂化轨道 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按骨架分类 (2) 按官能团分类5.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1) 异裂反应(2) 均裂反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