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产学习资料专辑 王石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说到:“我认为中国的市场更像日本市场,我们可以暂且按日本市场的份额来假定中国情况。” 借图腾镜举办日本地产考察研讨会的余音,本人收录了有关日本地产的学习资料,供业界分享交流。 日本地产用地不多环境美 规划得当城市靓 日本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很高,特别是首都东京人口数与北京大体相同,土地面积却只有北京的 1/8。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争取美好的生活空间成了崇尚自然的日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因此,日本很多小区十分重视住宅区的环境绿化问题。居住小区内随处可见角落式布置的绿化小品,贯彻“用地不多环境美”的原则,在细微之处体现出自然的气息。 笔者在随访中了解到,日本住宅供应渠道主要有 3 个,即公共住宅、民间住宅和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建的住宅。公共住宅包括公团住宅、地方住宅。民间住宅则由民间经济力量投资建设。日本住宅的建设特点是:小巧实用,住房质量好,居住环境优良,高度智能化。无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还是房产行销模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日本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路网规划得当、交通控制得力东京城市发展健康有序。首都东京人口 1200万(与北京大体相同),土地面积却仅 2156 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的 1/8)。在彩虹大桥上看东京湾,东京整个城市天际线控制得非常好。呈带状的核心商业区高楼林立,超高层建筑很多,而往周边分散是逐渐平缓下去的次级区域,用于居住等用途。城市分区非常明确,在各区域赋予很强势清晰的功能,节约交通和服务成本,并有效缓解商务区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性影响。繁华喧嚣与安静互见。 这种形态,得宜于政府积极的城市规划和基建实施。一是政府保证历史古迹、议会等政府院落、公园自身和周边的宁静,通过路网规划(以道路宽度、单行等方式)、绿化、过渡绿地等形成一个个的城市绿肺。二是发达的轨道交通及限制汽车消费。东京地铁轻轨非常发达,加上与郊区及其他城市联结的线路达30 余条。陪同我们考察的东京人讲,他们上下班基本上从住处到附近的站口都可以用 15 分钟之内步行到。高架道路也非常完善。以东京的城市密度,如果用北京以前的规划方式和管理思路,加上日本人的消费能力和汽车工业的发达,基本上路网和路网上的汽车会把整个城市吃的不成样子。而正是东京发达的轨道交通、高架道路的收费制度、对汽车消费的限制和高税收,才引导民众主要依靠轨道交通解决出行问题,并帮助各区域更好地功能分工和衔接。三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