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现试行本办法。一、合作小组的组建:1.分组: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的人数可以分为 8 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2. 小组长的选拔:① 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② 组长成绩比较优秀;③ 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一)组长的职责:1、组织督促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2、给小组学生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确定知识的展示的方式3、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4、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二) 小组内学生评价细则1、每个组准备二个考评本,设正负两个组长 。2、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天一评比。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 5 位同学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排名次。考评共分五项:① 课堂发言:发言一次加一分(正字画一笔得一分),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回答错误不加分。② 课堂展示:展示一次加一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展示错误不加分。③ 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一节课 1 分,表现比较突出的加 2分;不积极不参与该项为 0。④ 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 1 分。不及时为 0.⑤ 违纪: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讨论和问题无关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纪律差的每次扣除 1 分,老师点名批评的扣除 2 分,连续两天多次违纪的的请出小组,需向老师、组长申请方可回组以观后效。该项由副组长认定,一节课结束后由组长记录。组长选出最活跃的和最不活跃的学生各一个,多的在每小组黑板上表扬,少的由老师教育,让其定出第二天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3、学习表现最好,但是纪律最差的不能当选最优秀学生。4、组长每周一总结,找出每组学习问题,确定下周努力方向,并给表现最好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喜或者写喜讯,同时给问题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由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5、每个小组表现最好的学生期末评三好学生加上三票,第二名加上两票,第三名加上一票。三、奖励办法在全班评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