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邵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较大等严峻挑战,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扣奋发赶超、富民强县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1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202.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 14.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4.7 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99.1 亿元,增长 2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68.4 亿元,增长12.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7.2%、49.0%和3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 为 22299 元。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2011 年,全县 32 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4892 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8538 人。新增廉租房 192 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 1500 户。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 8 所,改扩建乡镇敬老院 2 所。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 60332 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11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9.3 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 30.6 亿元,增长 3.3%,林业总产值 0.4 亿元,增长 0.8%,牧业总产值 15.3 亿元,增长 6.8%,渔业总产值 2.6 亿元,增长 0.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0.4 亿元,增长 4.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 79.1 千公顷,总产量 43.9 万吨,比上年增长 5.4%。油料播种 14.3 千公倾,总产量 2.8 万吨;水果总产量 8.1 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 9.0 万吨,比上年下降 4.4%。水产品产量 2.4 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对 6 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1710 万元。改造县乡公路 40.8 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 150.9 公里。新建和改造行政村配电网 14 个。建成农村户用沼气工程 1020 户、太阳能推广应用示范村 10 个。水东江中低产田改造 7000 余亩。范家山蔬菜基地被确定为全省 37 个农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之一。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1 个。新增通电话自然村 7 个,新增 37 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