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 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 第一章谈的是管理的新范式。作为初学者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是如此的幸运并且不幸;幸运的是我们处在一个知识更新的年代,我们涉及的管理思想,范式都已经是最新的了,而且为现代所认同。不幸的是我们总感觉是被动的接收,类似历史一样的管理知识。 说实话没有看第一章我根本不知道原先有人提出假设: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还有很多现在已经不适用的假设。我只想说:提出假设远比证实其正确与否难得多。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假设现在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就否认这个假设在当时的年代带来多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假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就是"真理"。第一章我摘抄了四句话。 1 最高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接班人选择的问题。2 非客户占70%以上,更应该值得企业的关注。3 企业关系靠经济利益维护而不是法律。4 效绩定义的考量因素。 管理不是管人,而是使人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拥有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因为他们不仅是管理者更是领导变革和创造的先锋。高层管理者(领导者)接班人选择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是采用官僚组织的程序。还是采用竞争程序。哪一种更有利。目前我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非客户所占数目之多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保持自己现有的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当然这是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现实状况之上的。 经济利益维护的关系最有力。换句话说。你和别的企业签订合约,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有利可图。最后的一纸合约不过是"最终产物"只要经济利益关系破除,违背合约的例子也还是有的。 最后谈谈效绩定义。一般定义只是在现有的成果上进行分析,而不考虑(很少考虑)为什么有那么多非成功品。产品好坏最有评价权是客户,他们的反映才是我们衡量效绩的重点。有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衡量他们的效绩仅仅是"成本分析法",第 1 页 共 3 页不关注数据以外那些难以衡量的东西。或许他们也想关注,也想衡量,只是时间和水平不允许。 第二章讲述了许多新的必然趋势。至少在几十年前这些确实是一种预见性的趋势。这一章提到了管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自然科学。在此之前我没考虑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那个对人的影响比较大。在这一章我找到的明确的答复。新的必然的趋势很难把握,一旦你抓住了并且做出了最正确最快的判断,一定会有所创造。趋势没有被把握住就会变为事实,所以这考验的是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