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将道》读后感 不是极端的仁慈就是极端的残忍,可能是让战争的残酷性相对降低的一种做法,在二战中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人的投降,这于日本很多普通百姓来说是极端的残忍,但是于整个战局来说,却提前结束了这旷日持久的战争,避免了更多人的伤亡。纵观《亚历山大远征记》全书,实际上采取极端残忍手段的城市是不多的,极端残忍的例子除了本文中提到的三例之外不多见了,而更多的地区,只要有一丝怀柔的可能性,则是采取的怀柔政策。严厉使人害怕,仁慈使人和解,然也。而能良好的运用怀柔与暴力,则是高明的为将之道了。 在欧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若论将道、影响力、地位以及传奇色彩,恐怕人数不少,而其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当数马其顿王——响彻千秋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马其顿王菲力普十几个子女中最优秀的后代,他的启蒙老师是著名的底比斯才女,在他 13 岁的时候,他拜希腊著名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为老师学习哲学、医学、动植物学和地理,培养了他好学的精神以及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亚历山大是幸运的,在文化修养上,他继承了希腊世界的文化精髓;在军政才能上,他继承了菲利普一生纵横巴尔干半岛所向无敌的军政经验;同时,他还继承了一支伟大的军队——集希腊世界数百年的战争经验之大成(菲利普的军事才能很大部分来自于他早年师从底比斯名将埃帕米农达),而后由菲力普父子发扬光大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马其顿军队。 当然,亚历山大之所以如此之杰出,能在十年之内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除了他本人的幸运和波斯帝国的衰落外,还在于他个人强烈的使命感、钢铁般的意志、非凡的自制力,他很少贪图享受,而总是把精力不知疲倦的投入到征服事业当中,在他心中,只有能够与古希腊神话英雄相提并论才能满足他的征服欲望;唯有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勋才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他不仅要做人中之龙,还梦想成为为人类所赞颂和敬仰的神。 在任何战争中,军队的统帅都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第 1 页 共 19 页对付眼前的敌人。对于已战败的敌人,该如何处理。对于投诚的敌人,该如何处置。对于俘虏,该如何对待。因为并非所有的敌人都是负隅顽抗者,并非所有的敌人都对自己所属的军队有同样的忠诚度,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曾经的敌人是可以转化为我方的力量的;同理,曾经的盟友也是可以转化为敌人的。因此,这几个问题处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