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工 组 织 设 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工程路线起点设××××村附近,从原有的××公路K10+652 处岔出,路线往东南方向布设,于 K0+652 处和××生活区公路平面交叉后随即穿过×××村,K1+750 处与××至××公路相交,并于 K1+750 接上××至××二级公路。路线起点桩号 K0+000,终点桩号 K1+750,全长 1.75 公里;本段工程本次分二个标段,其中第二标段为 ×××至××,起点桩号为K1+000,终点桩号 K1+750,长 0.75 公里。 主要技术标准: 本段工程为山岭重丘二级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设计荷载为汽车—20,挂—100,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小桥涵为 1/50路基宽度:路基宽度 30m,机动车道 2×9.0 米,绿化带 3.0×2 米,人行道 3.0×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R—100 米,极限最小半径 R—60 米纵坡:最大纵坡 7% 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共有路基挖土方 15778 立方米、挖石方 12510 立方米,利用土方12328 立方米,利用石方 4932 立方米,废石方 4128 立方米;厚 20cm 水泥混凝土碎石基层 7002 平方米,厚 8cm 水泥混凝土碎石基层 4186 平方米,厚 15cm 填隙碎石底基层 7370 平方米,厚 24cm 水泥砼路面 6633 平方米;涵洞 1 道;13m小桥 1 座,交通标志 2 个;铺草皮 2136 平方米,种植树 300 棵。7.5#浆砌护脚490.7m3。1.2 自然条件1.2.1 地形、地貌 本段路线地形属东南沿海平丘区,属于新华夏长乐—南澳断裂带段,区域地层由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岗岩和部分第四纪沉积物组成。沿线的地貌类型多为丘陵和滨海平地,广泛覆盖有残积—坡积层,岩性主要亚砂土、亚粘土,多呈浅红色。1.2.2 水文、气象 路线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9.6℃,多年平均降水量 1240.9mm,年最多降水量 1966.4mm,多年平均风速 7.15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1.6%。1.2.3 地震地区地震烈度为 7 度。1.2.4 交通 该工程为改建工程,大宗外购材料采用汽车运输,其他地材依靠乡村道路。1.2.5 水、电1、水生产、生活用水可利用沿线水源。2、电利用当地电网,并准备 1 台 50KW 的发电机。1.2.6 临时用房项目经理部用房采用租用;路基队营地租用民房;路面队营地、桥涵队营地预制场及拌和场搭设部分临时用房。用地面积共 2400m2。1.2.7 筑路材料筑路材料就地购买。1.2.8 弃土场 弃土场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