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为建立我市统一、规范、完善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 号)、《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第 259 号令)和《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 号),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贯彻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分开的原则,保障水平要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三)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办理储蓄养老保险。二、实施范围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以下统称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劳动者(以下统称个体劳动者)。 (二)企业的离退休(职)人员。 (三)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一)已参加市级统筹的企业,由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工资,企业根据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按平均 24%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每个企业的具体缴费比例由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企业的实际负担情况在 20%-28%的幅度内审核后,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缴费比例逐步降至 20%。尚未参加市级统筹的企业,由所在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缴费比例,并统一按职工工资总额核定缴费基数。 (二)职工个人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 2000 年 1 月 1 日起按 5%缴纳,以后每两年增加 1 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 8%。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所在企业从职工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60%的,按 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三)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