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教育的改革在全国迅速的开展着。作为一线的教师,自己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都在加强,并以此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希望自己能以微薄的力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我所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经七年多了,回首这些岁月,有成功之处,更多的是茫然,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让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吧,毕竟教学友很多话可说。首先,天下没有叫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想这句话可能每个教师都知道,但对这句话的看法却是各不相同。从国家发展角度看,我们需要很多有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固然类不开教师,但更多的是自己后天的努力,同别人合作的结果。要我们教师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牛顿一样,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哪一个教师能教好所有的学生也是相对的。所有已在学校存在着评价机制,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相互的,我不相信一个差老师能培养出一批好学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存在着差异的社会,同样学校也是存在着差异的和谐,人和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否定学生,否定教师。教学生,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我们既然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为声门我们不多培养一些有能力的人呢?什么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要一味的灌输学生大量的知识,因为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期,每个人要学习的知识是学不完的。比如说教师也是学生,每年都要继续教育。大学所学的知识真正用到的不多,但是我们学会了学习,所以我们的知识在不断增多,能力在不断提高。因而我们能胜任教师工作。否则用一个机器取代教师得了。初中历史知识学生将来用到的也不多。更何况人类的历史我们学习一生也学不完。所以教学中我们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今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来提高自己。比如说历史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教材的变化来看也体现了课改精神教材的内容少了,几句话。几个图片就是一课的内容,可以说五分钟时间将就可以看完。学生看了一遍让他们合上书本一提问,几乎是回答不上来。所以说看书不是在多,而在于精,学生应当学会看书,学会思考。还有教师讲了一遍学生可能当时听明白了,也可能当故事听了,初中生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但是听完了真正受到教育了吗,这个故事给他的启发是什么。几乎没有,因为从考试卷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