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之得体一、梳理语言知识(一)中国古代称谓语大观(二)禁忌语(三)委婉语(四)汉英流行委婉语对比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 在称谓方面很讲究 , 主要有尊称、谦称、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一、尊称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一般有:(一)单音节词常用“汝、尔、子、公、君”等。(二)双音节词一般的尊称用(二)双音节词一般的尊称用“ 先生、吾先生、吾子子” 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 足下、阁下、足下、阁下、执事、左右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方的,如“大夫、将军、公子 大夫、将军、公子 ”等。等。(三)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称呼。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可分以下四类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奴婢”等表示;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不毂、孤”。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赤壁赋》 )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孟子 ·梁惠王上》 ) (二)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从修饰的词性来看 , 又可分为三种情况:1、用形容词来修饰,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愚见、愚意 敝:敝国、敝邑 贱:贱躯、贱息、贱内 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2、用动词来修饰 , 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 伏:伏惟、伏闻3、用名词来修饰 ,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人,比自己年纪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 , 比如:舍弟、舍侄。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