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钱钟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围城》。 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著作书目《写在人生边上》 ( 散文集 )1941; 《人 . 兽 . 鬼》 ( 短篇小说集 )1946; 《围城》 ( 长篇小说 )1947; 《谈艺录》 ( 诗话 )1948 ,; 《管锥篇》 (1-4册,文论 )1979 ;《七缀集》 ( 文论集 )1985 。《围城》妙喻1.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2. 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3. 事实上 , 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 , 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 , 尾巴是看不见的 , 直到它向树上爬 , 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 , 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 , 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围城》妙喻 4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第2段) 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3、中国诗的具体规律是什么?(3——6段)1)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2)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 怀孕的幽默 ) 。3)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西诗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9段)结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坚实的基础,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板书比较鉴赏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6 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