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数 列 [考情解读] 近几年高考中的数列问题,难度有所降低,以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为主,有时也考查内容为主,并涉及到函数、方程、不等式知识的综合性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常用到等价转化、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 常考的题型为:(1)有关数列的基本问题,这类题围绕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命题,难度不大,考生应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灵活运用相关性质. (2)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则是深刻认识函数和数列的重要工具,三者的综合求解题是对基础和能力的双重检验,而三者的求证题所显现出的代数推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热点. 解决这类问题应注意: (1)研究数列,关键是要抓住数列的通项,探求一个数列的通项常用观察法、公式法、归纳猜想法. (2)关于数列的求和,常用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裂项法. (3)关于等差(比)数列,要抓住首项和公差(比)这两个基本元素. (4)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所以数列问题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函数思想、方程观点、化归转化、归纳猜想、分类讨论在解题中多有体现. 分类突破 热点一 由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与通项 an的关系求通项 an 例 1 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Sn为其前 n 项和,对于任 意的 n∈N*,满足关系式 2Sn=3an-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bn}的通项公式是 bn=1log3an·log3an+1,前 n 项和为 Tn,求证: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总有 Tn<1. [规范解答示例] (1)解 ①当 n=1 时,由 2Sn=3an-3 得,2a1=3a1-3, ∴a1=3. 2 分 ②当 n≥2 时,由 2Sn=3an-3 得, 2Sn-1=3an-1-3. 两式相减得:2(Sn-Sn-1)=3an-3an-1,即 2an=3an-3an-1, ∴an=3an-1,又 a1=3≠0,∴{an}是等比数列,∴an=3n.5 分 验证:当 n=1 时,a1=3 也适合 an=3n. ∴{an}的通项公式为 an=3n. 6 分 (2)证明 bn=1log3an·log3an+1=1log33n·log33n+1 =1(n+1)n=1n-1n+1, ∴Tn=b1+b2+…+bn =(1-12)+(12-13)+…+(1n-1n+1) =1-1n+1<1. 12 分 构建答题模板 第一步:令 n=1,由 Sn=f(an)求出 a1. 第二步:令 n≥2,构造 an=Sn-Sn-1,用 an代换 Sn-Sn-1(或用Sn-Sn-1 代换 an,这要结合题目特点),由递推关系求通项. 第三步:验证当 n=1 时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