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庖有肥肉译文• 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表达的思想?• 对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斥责为“率兽而食人”,从反面提出他的“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译文?•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 , 国家就改立国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 from people, by people, for people )。• “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 君为轻”,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强调的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民本思想作业: 预习后两则, 下节课抽号讲这两则故事!!(计分)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良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尽富贵也 瞷良人之所之 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国中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与其妾讪其良人 施施从外来 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 说 ) 是吃饱喝足才回家。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 他就说 ) 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妻子对妾说:“丈夫 ( 每次 ) 出去,都是酒醉饭饱才回家,问是谁跟他在一起吃喝,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也不曾见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