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疆作文【篇一:新疆地方时讲稿】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专题讲稿教学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2012年3月编写说明:本专题讲稿是在了解新疆最新区情和掌握最新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对本书内容整合而成。1尊重历史,分清是非,立足现实,维护稳定,推进发展,是本教案教学的主旨。在编写新疆地方王朝史、民族史、宗教史时,避免全篇通史性的著述,而是侧重阐述与新疆社会稳定和发展相关的地方历史与现状。本专题教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尽量给授课教师较大的自由操作空间,并倡导快乐教学。建议教师在授课中应避免过多的史料叙述和对学生过多的记忆性考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程名称:《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学时安排:每周3学时,一学期共计54学时(含实践教学1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学分核计:3学分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修读类型:公共必修课考核方式:考核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开课学期:春季适用专业:我院所有大一学生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更好的引导我院大学生了解新疆种族起源、民族迁徙和宗教演变的历史,了解新疆民族及民族关系的现状,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自觉性,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并把握好当前新疆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探索,多做贡献。学习要求:学习这门课要求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关于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先要有一个基本了解,并做好课前预习和完成课后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新疆现实发展的需要,追求学习创新。专题一了解历史认识新疆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教程》的目的和意义,并掌握学习史论结合的课程的基本方法。让大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既是我们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还使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及国家与民族的联系和区别。正确认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在充分认识新疆与内地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和新疆地方史实,牢固树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坚信统一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教学重点:《教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国家主权;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自先秦至清代新疆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史实;汉代与清代新疆与内地文化交流的史实;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制度;古代新疆人民对祖国的朴素认同观。教学难点:《教程》课程的性质;学习《教程》课程对提高我院大学生素质的意义;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欧洲的单一民族国家的区别;“”“”“”“”古代中国的涵义;新疆的概念;西域与新疆的关系;如何理解新疆与内地在经济上的一体性;新疆与内地的文化是如何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并成为有机整体的?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讲了解新疆一、走进新疆:数字新疆,魅力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相当于3个法国,4个半日本。国内分别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国外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3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新疆物产丰富,油气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4;煤炭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现在新疆生活着55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塔塔尔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和达斡尔13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后来陆续从全国各地迁徙而来。各民族长期友好和睦相处,但各民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