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重难点预测:(1)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2)引导学生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边读边思考,在书上圈点批注。(2)抓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文段。 学习流程: 一、我会理解(提前自学,课上交流、预展 10,展示 20 分钟) (1)读题目,“杨氏之子”中的“杨氏”的意思是( );“之”的意思是( );杨氏之子的意思是( )。 (2)读 3—5 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的读音读准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惠( ) 曰( ) 禽( ) (3)我能把生字写的既正确又美观。 (4)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慧”的意思是( );“惠”的意思是( )。诣的读音是( ),旨的读音是( );“曰”和“日”的写法区别是( )。 2.对照注释或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补充部分用括号标注)。其中几个重点的句子是: (1)父不在,乃呼儿出(2)为设果,果有杨梅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根据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我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标注出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读了几遍课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 我还知道本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描写杨氏之子的,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杨氏之子的品质特点。 我的疑问: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老师交流: (1) (2) 二、达标测评(自选一项)5 分钟 我来盘点一下 课文我读了( )遍,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大声地朗读。( )◇先读,读熟后再看课后注释或查字典。( )◇默读,边读边看课后的注释或查字典。( )◇先通过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知道了文章大意后,再大声地朗读来进一步理解。( ) ★★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对哪些方面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