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2)VIP免费

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2)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2)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2)
细胞世界探微三例科学家的故事1简述制备细胞膜的原理、材料选择和过程。2通过图片讲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阐明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除病毒外的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 虎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首次发现细胞 , 从而开启了细胞研究的大门。 19 世纪 50 年代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确立了细胞的重要性 , 并由此形成了细胞生物学。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了质的飞跃 , 人们对细胞亚显微水平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 这标志着现代细胞生物学时期的到来。在此过程中 , 许多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 比利时裔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 · 克劳德、比利时的克里斯汀 · 德迪夫和罗马尼亚裔美国科学家乔治 · 埃米尔 · 帕拉德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三剑客”。他们因为细胞结构和功能组织的发现而分享 1974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们的评价是“三人的研究成果为现代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1勇于探幽入微的克劳德 克劳德于 1899 年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 是一位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他帮助建立了现代细胞生物学 , 发展了一套用于分析细胞结构的方法。他原本是一个与学问毫无关系的铁匠 , 在学校读了几年书后 , 在 12 岁那年就去了一家钢厂工作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克劳德服役于英国情报局 , 并因为勇敢获得了奖章。战后 , 他为当一名铁匠师傅考入矿山学校 , 在学校里接触到化学后 , 萌生了做学问的念头。当时比利时政府宣布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不需要高中文凭就可以上大学 , 于是克劳德申请就读于列日大学的医学院。 1928 年 , 他顺利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 , 并于次年前往柏林达拉姆的德皇凯撒威廉研究院继续他的博士后学习。最后于 1929 年加入纽约市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在细胞学说创立后的 100 年间 , 人们对细胞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形态结构的简单描述水平 , 细胞里面一团胶状物究竟是何物 , 并未被人所知。克劳德决心把细胞内部的组分分离开。在 1930 年 , 克劳德首先发明了细胞组分分离技术 , 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 , 从而使研究人员可获得足够数量相对均匀的组织匀浆来进行细胞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分析。这是一种沿用至今的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