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系列实录——名师加省优质课[这个贴子最后由湖畔初阳在2005/11/1407:14pm第1次编辑]关注生活认识生活——羊刚写作指导示范课时间:2005年11月13日星期日下午地点:虹桥中学六楼会议室执教者:羊刚(湖州中学)师:各位好,各位辛苦。我们先轻松一点,做个游戏。看幅漫画《争执的调解人》(课件出现前四幅漫画)你认为故事情节会怎样发展?为什么?生1:他两个大人会打起来,两个小孩子一起玩。师:为什么?生1:两小无猜嘛。反正小孩子不记仇师:看看德国漫画家怎么画的。(课件出示最后两幅画面:两个大人在拳来脚往,两个小孩子在一旁做起游戏)师:接下来我们猜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出示:两年前,父亲与读高中的儿子一起去买手机,父亲注重手机的功能,儿子注重手机的款式,两人发生了争执。两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父子又一起去买手机。师:结果怎么样呢?这次要同学们写一写了。不过表达一定要清楚点。像刚才同学的“两小无猜”就需要解释了。学生续写。师:写好了没有?话筒传吧。生2:父亲注重手机的款式,儿子注重功能。师:为什么?生2:儿子成熟了,父亲落伍了。生3:父子都注重手机的功能。像前面的同学说的,儿子长大了,……师:解不通了吗?(稍停)我刚才看了一下,有几种说法。一种跟你的一样。另一种是……生4(接下去):又倒过来了。出示PPT:这一回颠倒过来,儿子注重手机的功能,父亲却注重手机的款式。师:反正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正在发生着,或有可能发生。师:下面注意了。请就这件事,写一篇议论文。怎么办呀?生(好几个):写呗。师:这个作文题,与以往写的作文题比,有什么不同?生5:主题不同。师:这一回比较开放了。生6:这一回主题可以自己提取。用自己的所长写自己的观点。出示ppt:你觉得这个题目跟我们平时的作文题目有什么不同?师:平时话题作文练不练?这里有话题吗?生:哦。没有话题。规定了文体。师:高二现在应该练什么?生:议论文。师:假如你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这篇作文,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生7:立意较困难。生8:深化比较难。生9:论点确定比较难。生10:体现出自己的特点。生11:把握时间对我来说很难。师:想速度更快一点。生12:得出一个话题比较难。师:呵呵,好的。师:我就认为大概有这么一些问题。写作不怕的人大概是没有的。一是这个事件我到底怎么看?二是“就这件事”,怎么扣住这个题?三是立意怎么提高?光劝架写成文章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就重点探讨这三个问题。(一)怎么快速想清楚事件的性质和意义?化繁为间。利用直感,对这件事作出一个基本判断。(否定或肯定或部分肯定部分否定)确认事实:父子俩第一次买手机意见不一致。父子俩第二次买手机双方都改变了立场,但意见还是对立。师:你认为是好事还是坏事?生:都为对方着想。师:真的吗?生:那倒不一样。生1:双方没有沟通,没有互相理解。师:是一个不幸事件还有可能就是人间喜剧。最简单的立意就是明确态度嘛,是不是?这样想一想是不是快一点?(二)怎样扣住“就这件事”的要求来写?师:然后我们看看范文怎么写?课文怎么写?师:我们课文里有没有范文。看文言文怎么写的?六国论怎么写?回顾经典课文:〔宋代〕苏洵《六国论》师:会背吗?生齐背。师:第二段是顺着什么观点来说的?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三段呢?生:不赂者以赂者丧。师:他是不是始终扣住这个事件来写的?最后呢?生(七嘴八舌,大意是):回到宋朝的事情上去了。师:所以我们刚才的简单思维是很有用的。回顾经典课文:〔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开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结尾:学生朗读幻灯上的文字。师:红字写的是事,黑字是对这件事的议论。这样就绝对不会离题,是不是?我肯定是就这件事论事的。(三)怎么避免议论拘泥于这一事件?师:我就这件事来写,但写不出深度,怎么办呢?生(好几个):延伸出去。生(穿黄衣):引伸出去,生发一点。说得有哲理一点。师:我们看范文。《六国论》一二三段就是论六国,但最后两段,论的不仅仅是六国,而是指谁啊?生:宋。我们来看:上面六国是个别事件,下面宋朝是个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