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类文本主要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从近几年高考题看,有如下特点:• 1 .选文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主,新闻、科普文章也有所涉及。• 2011 年高考中,新课标卷、广东卷、辽宁卷、福建卷都考查的是人物传记,涉及的人物包括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家,追求卓越的科学家,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的人物。2011 年山东卷考查的是科普类文章, 2010 年考查的是新闻。 • 2 .考查题型大多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 2011 年高考中,除山东卷、广东卷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外,新课标卷、福建卷、辽宁卷都是采用主客观混合的形式,是 1 道多选客观题加上 2 ~ 3 道主观题的形式。• 3 .考查重点突出。•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整体要求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从近几年高考看,主要注重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的考查。 • 【例】 (2011· 福建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 年 6 月 13 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 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 ③ 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 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 ⑤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 1925 年, 25 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 1930 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