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教具准备:天平秤、两个球、绿豆、铅笔、鸡蛋、苹果、盐、2 分硬币学具准备:盐(每组 2 袋)、2 分硬币(每组 1 枚)教学设计: 一、导入: 1、“看”:师:谁愿意和老师做个游戏吗?老师和 xx,比一比,用一句话说一说。 学生回答。 再次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看。 2、掂一掂: 出示两个球。一个大却轻,一个小却重。 师:这儿有红球,篮球。你认为这两个球,谁比谁重?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师:当我们“看”不出物体的谁重谁轻时,还可以用“掂一掂”的办法。找身边的 2 样物品,用手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谁重? 3、称一称: 想知道数学书、课堂作业本到底有多重呢?你有什么办法? 板书:称。 提问:生活中,你见过那些秤? 出示各种秤。 拿出一个天平秤。介绍天枰的使用方法。4、揭题。师:秤是我们生活中测量物体轻重的重要工具。在数学中,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认识质量单位“克”。 1、1 克的认识。 师:老师这儿准备了 1 枚 2 分的硬币和一粒绿豆,你认为谁的质量更接近 1 克?学生猜测。 天枰称一称。 指明:1 枚 2 分的硬币约重 1 克。(板书)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 1 克有什么感受? 2、1 克绿豆有几粒? 师:是的,1 克很轻。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1 克绿豆有几粒吗?仔细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 是:原来 12 粒绿豆约重 1 克!板书。 3、估计一支铅笔的质量。 估计一下,一支铅笔约重多少呢? 称一称。5 克多一点。一支铅笔约重 5 克。 4、说一说哪些物体约重 1 克或几克? 5、称一称数学书和课堂作业本到底有多重。 我们一起称一称。板书:一本数学书约重 200 克。 一本课堂作业本约重 100 克。 6、拿出盐,估计一下一袋盐约重多少克?先别忙着估计,四人小组轮流掂一掂。 学生估计。 三、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1、一袋盐约重多少克呢?(500 克)2 袋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