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能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学习重点】 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 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阅读〗P62-64二、思考与交流(一)微粒的性质 (一)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探究微粒的运动(教材 P63 图 3—2)实验 1 现象: 结论: 实验 2 现象: 结论: (思考与交换)结合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 (二)微粒之间有空隙(探究二)水与酒精混合1、25mL 的酒精与 25mL 的水混合其体积等于 50mL 吗(为什么?)结论: (思考与交换)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比较(探究三)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 结论: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微粒的空隙大于液体或固体微粒间的空隙(二)物质的构成 〖阅读〗P64,完成下列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和 ;干冰由 构成,金刚石由 构成,铜由 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三、总结与反思1、所有物质都是由 ;2、微粒是在 ;3、微粒之间 。四、达标检测1、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3、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4、超市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 A、B、C 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 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 C 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 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 C 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 防止食物腐败。【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学习目标】1.能说出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2.能用微粒观解释物质的构成。【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