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关 0 的加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1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 48 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 48—49 页的“想想做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 0 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计算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 0 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难点:认识有关 0 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关键:根据 0 的含义进行计算。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二)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三、说教学程序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 3 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 3 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 1 个,老二吃了 2 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 3 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几个桃? (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操作学具。 讲述:同样是 3 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代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学生摆好后,指名上黑板演示: 2、教学例 1。 讲述:老三的桃子已经吃完了,晚餐怎么办呢?于是,它准备出门去找吃的,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花池边,花池里的花开得真美啊,小猴子停下了脚步,因为它太喜欢这些花了。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很喜欢花。因为鲜花能把我们生活的环境装点得更加美丽,让空气变得更清新,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花草树木。瞧,这几个小朋友就做得非常好,他们为了让大家能欣赏到美丽的鲜花,经常都来给这些花儿浇水,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