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 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AS﹑ASA)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 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 3 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1 复习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2 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SAS)的区别与联系: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的判定方法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的判定方法 2)1.2 提出问题: 观察两副三角尺,其中同样角度(300与 600,或 450与 450)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角对应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分别改变这两个三角形边的大小,而不改变它们的角的大小,再试一试,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再作出具体判断。)1.3 归纳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________与另一个三角形的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若∠A=∠A1,∠B=∠B1 ,则∆ABC∽ A∆1B1C1二.应用新知:例 2 如图 27·2-7,弦 AB 和 CD 相交于⊙O内一点 P,求证:PA·PB=PC·PD。OCABD分 析 : 欲 证 PA·PB=PC·PD , 只 需PAPCPDPB, 欲 证PAPCPDPB只 需∆PAC∽ PDB∆,欲证∆PAC∽ PDB∆,只需∠A=∠D,∠C=∠B。三.运用提高:1、P36 练习题 1。2、P36 练习题 2。四、课堂小结: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五、课堂检测1、判断题:⑴ 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⑵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⑶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⑷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相似( )2、已知:如图,∠1=∠2=∠3,求证:△ABC∽△ADE.3、已知:如图,△ABC 的高 AD、BE 交于点F.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