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欣赏雾凇美景的图片,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和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能力目标:借助课文及有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运用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培养爱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和形成过程的奇特。 教学难点: 知道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赞美“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雾凇”的诗文。(学生诵读) 2、师:是呀,在万物萧瑟的季节,漫步十里长堤,让我们的眼睛也去感受一下这洁白晶莹的霜花,去领略一番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那该多好啊!(课件出示雾凇图片,学生欣赏。) 3、教师揭示课题。(板书:雾凇 学生齐读课题) [本环节设计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后面的感悟美、表现美进行有意义的铺垫。] 二、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多幅雾凇的图片,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述) 2、师:雾凇可真是不同凡响,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被称为我国四大著名奇观,难怪刚才有同学不禁赞叹起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课文描绘的雾凇美景吧。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课文,把你最欣赏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主读课文,感悟雾凇奇特的美。) 3、刚才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投入,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自己内心最美的感受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同学汇报,谁先来汇报呢?(学生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A: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B: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师:面对眼前这番美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引读)谁来把这诗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2)能说说从这句诗中体会到的意思吗?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叹一番:——(齐读) [从句到段,由点到面的训练学生朗读,感悟语言文字] 4、师:谁还想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雾凇的这份神奇与美丽? 5、师:看来同学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