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景”入画来-----谈谈如何写景南充市教师进修学校 郭林芳10 月 19 日周刊登载的学生习作《我爱紫丁香》一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小作者观察景物细致入微,习作表达条理清晰,是一篇写景佳作。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小学生怎样才能写出让人身临其“景”,恍然入画的景呢?我想,也许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一、爱生活,爱观察,做到言之有物。生活的景,无处不在。也许是某个角落一丛朴素的野花,也许是谁家阳台一株艳丽的蔷薇;也许是徒步旅行的名山大川,也许是郊外踏青的小桥流水。景,就在那里,等待有心人发现她,欣赏她。这正如《我爱紫丁香》的小作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她就最爱紫丁香。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观察到“紫丁香的枝条是细长的”,“紫丁香的叶只有几毫米的样子”,“紫丁香不单独开花,几十朵凑在一起开放”。小作者长期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紫丁香的特点,写起来当然就准确真实,如见其物。由此看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爱生活,爱观察,就能做到言之有物。二、有条理,有顺序,做到言之有序。写景,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是时间顺序,或是空间顺序,或是移步换景……这样有序地描写景物,会使习作表达思路清晰,描写线索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例如,《我爱紫丁香》先写“阳春三月”,继而是“谷雨时节”,然后到了“五月初”,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紫丁香的生长变化过程,行文线索非常清晰。《美丽的小花坛》先是“走进大门”,然后是“花坛中间”,接着写“花丛中”,最后是“书的左边”,运用空间顺序,既做到了言之有序,又写出了学校花坛的特点。三、用方法,用语言,做到言之有法。景大都静止不动,如果只是照实描绘,就可能缺乏生趣。因此,写景时充分想象,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借助恰当的语言,可以使描写更加细致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我爱紫丁香》运用对比描写,写枝条“像梅花的枝条,却比梅花的枝条长得多”,使景物特征形象具体。《开学啦》一文,写学校操场周围的爬山虎“远看就像绿色的云朵挂在墙上”。一个“挂”字,写活了爬山虎的姿态。《美丽的小花坛》写桂花“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不肯出来”,这样的想象,多么富有童趣;这样的比喻,多么生动形象。四、用真心,寓真情,做到言之有情。没有情感的景只是干瘪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写景,不仅要写出景的美好,还要融入自己的真情。这样,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