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庄子》庄子简介 庄子(公元前 369— 公元前 286 年),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起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生长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圆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职员),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威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立者,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庄子所认为的“道”是什么呢? 《大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霸;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 jī )尾,而比于列星。” 由以上说法可知,庄子认为,“道”是宇宙间最根本的东西,它超越时空而无处不在,它自本自根但又生成万物。万物既出以“道”,道又无所不在,故万物可说是道的化身。所以,万物有变化,惟道不变;万物都是相对的,惟道是绝对的。所以由庄子看来:(一)、大小一样。大鹏之大不足羡,斥鷃( yàn )之小无足慊( qiàn不满)它们都是道之使然,”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二)、以可不可为一贯。即没有绝对的是非,不谴是,故无非,不谴非,故无是。(三)、以生死为一条。生无可羡,死无足畏。庄子把人生比作梦境。〖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其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齐物论》〗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 qú )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