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的认识教学案例 “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0”再说:你们可真细心,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 0 的认识)0 的第一种含义(教学例 1)。出示主题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 0、1、2、3。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 0 表示,0 与 1、2、3 一样也是一个数。先出示例 2 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 0 表示。你会写 0 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 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 0。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 0 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0 的第二种含义(教学例 3)。学生观察尺,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从左到右读一读尺子上的数。说说 0 为什么排在第一个?指出:我们用尺子量东西的时候就是从 0 开始的,以后数越大,数越大,离 0 就越远,这个 0 在这里表示起点。试一试,用尺子量上一量,体会尺子上的 0 表示起点。0 表示水结冰的温度。教师出示温度计,问:“认识它吗?温度计上有 0吗?”“如果让你给温度计上标数字,你会在 0 在上面写几呢?0 在下面呢?”课件出示,介绍北极的寒冷。让学生说说自己从介绍中得到什么启示?温度计上的 0 表示什么意思呢?0 的认识反思: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因此,我在新课引入时出示了一个 0 的卡通形象,同时播放事先录好的一段 0 的自我介绍:小朋友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学生都能说出是 0)对了,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过我?学生都被这个可爱的、人物化了的 0 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满兴趣,都争着回答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二、以发展为本,把握学生的个人知识与直接经验。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