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西堡小学师生活动体验导学案科目:六年级数学 班级 姓名 组名 日期 课题图形的放缩课型问题解决课主备人张 敏课时1课时审核人王淑芳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的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会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进行放缩。难点:探究图形放大缩小的具体方法。导 学 流 程激趣引新5 分钟一、创设情境 1、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有关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事例?2、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比是 4:1.六年级的同学们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环节、学法、时间探究交流20分钟探究一:学习图形的放大。如果下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你能用 4:1 的比将图形放大吗?1、先独立思考,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小组内交流想法,展示画法。。3、观察发现,图形放大后,长和宽都是原来的 倍,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探究二:学习图形的缩小。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后,展示自己的学 习 成果,其他同 学 质疑 , 补充。如果右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巨人”用的三角尺,你能将这个三角形按 1:4 缩小,画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1、学生自主完成。2、小组内交流想法,展示画法。。3、观察发现,图形缩小后,两条直角边都是原来的 。也就是说,图形按比例缩小时,只要使 相等就可以了。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巩固应用13分钟一、填一填1、一个长方形长是 3 厘米,宽 2 厘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均放大到原来的 3 倍,那么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均缩小到原来的 1/2,那么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2、图形的放缩只是 变了,而 没有变。二、画一画将下面方格纸中的三角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3:1。想一想,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也是 3:1 吗?总结收获2 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知道了 ,以后要注意 。教师反思学生自评: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