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 1 课时 平均数(1)教材分析:教材用象形统计图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知道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知道平均分。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1)四(1)班踢毽子的 4 位选手平均每人 1 分钟踢 50 个。(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 3 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20 厘米。(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 3 项课间活动。(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 3 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生: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师:对,(指着 50 个,120 厘米,3 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生:怎样计算平均数?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二、新课讲授(一)平均数的意义。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二)平均数的求法。教学例 1.出示例 1 情景图。1.分析问题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 14 个、小兰 12 个、小亮 11 个、小明 15 个;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什么是平均?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 11 个,然后将剩下的 8 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