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课 茂密的花 教案(一)、教学理念一、教学目标 1、美育目标 根据《茂密的花》一课要求学生画花,课本中有很多美丽的鲜花图片,因此通过学生欣赏花,观察花的结构,提高观察力;分析评比谁的花美,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学生说出所见过花的色彩、形状,提高记忆力;通过不同形、色的组合创造出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花,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术育目标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花,对花非常熟悉。但要表现不同的花就需要理性分析花的结构,再对花心、花瓣、花枝、花叶进行变形与夸张,从而认识如何更好地画出茂密的花;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用线造型及熟练赋色的能力。 3、德育目标 美术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和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在美术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德育是广大美术教育者的光荣使命。在《茂密的花》中,不仅让学生体会花的美,还联系实际从花的美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联系我们生活的三亚(三亚又叫鹿城),让我们的鹿城更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经过学习后,知识技能、态度和品格等方面朝着预定的目标变化,在教学中忽视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口袋”认为我们往里装什么他们就会什么,这样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所以优化课堂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1、暗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均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这些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的时刻。暗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利用无意识的调节作用创设一个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学生画画前,老师在黑板上贴“美丽的鹿城”字样并宣布举行“为鹿城献花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评比“谁的画最好”后,用暗示法:如果有人破坏把花摘回家,你会怎样做,这样激起学生的爱心。 2、经验中学习合作知识的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将己有的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转化为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会容易或牢固得多,所以教学中先复习旧知识:几何体——用几何体组合成花——认识花的结构——对花的各部分进行变形、夸张。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画花的技巧,在练习过程中巩固了新知识,从而达到术育的目标。 3、小组学习 在美术教学中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