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温 病 学课程名称:温病学 自学总学时:72教学要求学 习 内 容参 考 书自学时数※※※※※※※※※第一章 绪 论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病温虚甚死。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4、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是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5、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7、温病不得混称伤寒。8、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9、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玉版论要篇》《难经·五十八难》《素问·热论》《素问·刺法论》张仲景《伤寒论》王安道吴鞠通《温病条辨》吴又可《温疫论》1.5※※※※※二、温病的特点10、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11、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12、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吴又可《温疫论》庞安常《伤寒总病论》王孟英引喻嘉言1※※※※※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3、夏暑发自阳明。14、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15、瘟疫乃天地之邪气,若人身正气内固,则邪不可干,自不相染。叶 天 士 《 三 时 伏 气 外 感篇》《素问·举痛论》《景岳全书·杂证谟》0.5教学要求学 习 内 容参 考 书自学时数※※※※※16、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17、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18、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吴又可《温疫论》吴又可《温疫论》《素问·金匮真言论》1※※※※※※※※※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19、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20、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21、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府也。22、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23、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24、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25、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本脏》《灵枢·决气》《素问·痹论》《灵枢·邪客》《素问·灵兰秘典论》《难经·六十六难》《灵枢·营卫生会篇》1.5※※※※※※※※※※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26、病之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