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 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在马钢第二能源总厂的应用一、实施背景:马钢二能源总厂成立于 2005 年,2006 年设备陆续投入运行并引入宝钢的以点检定修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点检定修制的核心是预防维修,该模式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对设备状态的准确把握和迅速有效的处理。我厂陆续建立和完善了点检四大标准、点检路线以及其他管理制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点检作业区管辖机、电、仪三个专业,设备点多、面广、管线长,在确保点检到位率和实效性上存在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 点检员对设备状态信息仍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进行记录、传递、分析和利用。工作烦琐且不易长期保存;● 设备点检信息表达不统一、不能及时集中;设备信息不易积累和无法实现共享:大量的设备历史信息缺乏有效的保存和管理;设备信息综合利用困难;● 设备管理的其他一些要素如材料、备件的库存、有关的检修记录和设备管理的制度、工作经验交流等没有设备管理的信息平台;● 对隐患和缺陷是否得到及时确认、整改。以及缺陷整改的过程情况无有效的监管手段,部分缺陷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酿成了故障和事故;● 缺少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各级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解设备状况,管理人员督促和指导设备工作存在困难;2007 年我厂与上海华阳检测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 PMS 设备管理系统,借助华阳公司长年从事机械旋转设备精密振动检测的专业优势,结合我厂设备管理的要求,建立了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平台, 09 年为了规范专业点检的工作流程和点检业务的延伸,在该平台上增加了点检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等, 10年又针对设备缺陷整改不及时、不规范和不透明的问题,在该系统上又增加了设备缺陷管理功能。二、采用网络化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的作用和优势能源厂为生产主线厂提供安全、稳定、合格的能源介质,是保证生产顺行的前提条件,高速、高效的现代化大生产各个工艺环节连接越来越紧密,设备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能源的生产和传输,这就要求设备管理必须适应新的需要,做到设备点检有效并且对设备性能要有长期的的跟踪、分析和预测,通过预防维修来减少故障的发生;同时对暴露的设备缺陷地整改要及时有力;这些都需要有科技的手段才能实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设备状态点检模式向网络化发展已是必然的趋势。网络化设备状态点检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获取: 采用手持式巡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