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理解抛物线交 x 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2.理解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交流四:教具、学具:课件五、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六、教学过程: [活动 1] 检查预习 引出课题预习作业: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 3x-4=0 的解.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 题的格式要规范。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 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2 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活动 2]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问题1.课本 P16 问题.2.结合图形指出,为什么有两个时间球的高度是 15m 或 0m?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是 20m?(结合预习题 1,完成课本 P16 观察中的题目。)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 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进行梳理和规范;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问题 3 是由学生分组探究的,这个问题的探究稍有难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和 x 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根有什么关系?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和 x轴交点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根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根的判别式Δ=b2-4ac 两个交点两个相异的实数根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