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前石畔九年制学校:张慧一、课题的提出背景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上的提问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问题琐碎。有些教师认为问题越多,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学生阅读品味文章的时间,这种违背教学规律和单元达标要求的的提问形式,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然而,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我们却时常发现:有的学生觉得问题太简单,提不起兴趣:有的学生认为问题太复杂,甚至不举手、不发言,仿佛置身于课堂之外。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学生滋生厌学情绪,这不是课堂提问者的初衷。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这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二、课题的界定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本课题中的有效性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心里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文从字顺的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新课程的实践表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适时的提问。设疑提问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三、研究的假设1、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教师的提问是可以观察、分解和研究的。 2、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科学、有效的教师提问策略是可以建构的。 3、如果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在调查了当前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教师有效性提问和无效性提问对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影响,制订一套符合课堂教学特点的有效性提问参照标准,并探索出提高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