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善应镇一中 常文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录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你所知道古代诗歌有哪些?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两首古诗。情景导入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 ,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 画中有诗”。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一首王维的诗《竹里馆》。情境导入初识诗歌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作者简介 王维(约 701--761 ),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被称为“诗佛”。走进作者诗意理解① 幽篁 (huáng) :幽深的竹林。②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③ 深林:指幽篁。④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注 释诗歌品读苏东坡评王维的诗诗“诗中有画”,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吗?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诗歌品读1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2 、能体现诗人这一心境的词语有哪些? 独坐、弹琴、长啸3 、能营造出这种氛围的事物都有什么? 竹林、诗人、古琴、明月4 、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什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歌品读独坐 / 幽篁里,弹琴 / 复长啸。深林 / 人不知,明月 / 来相照。朗诵指导课外拓展中国文人的高雅情怀代代相续:陋室铭[ 唐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课外拓展 雅舍 —— 梁实秋 “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