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0 高危药品储存管理一、案例描述医疗机构内有小部分药品,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引起死亡,该类药物误用后极易引起伤亡。虽然用药差错不一定比其他药物多,但发生用药差错的后果却是致命的,医疗机构应将此类药品列为高危药品进行重点管理。这也是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强调对高危药品管理的原因。评审标准明确规定医院要“有药品贮存制度,贮存药品的场所、设施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的药品贮存与识别要求,有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相关制度。二、检查方法(一)采样地点:药房(门诊、急诊)、输液室、急诊留观室、住院病区、医生(或护士)工作站。(二)采样内容1.医院对高危药品的定义、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目录。2.现场查看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的高危药品摆放警示标识。3.医生工作站是否对高浓度电解质的使用有提示作用或错误医嘱拦截功能。4.门诊药房发药信息系统是否提供药师处方(高浓度电解质)审核功能,医院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三)具体方法1.查看医院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与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符合程度以及高危药品目录,在药房及病区现场查看高危药品的贮存情况,设置的警示标识与医院要求的符合程度。2.现场抽查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数名,通过问答的方式现场考查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目录及高危药品管理要求的知晓情况。3.从医院高危药品目录中抽查 1-2 个品种,查看各药房和病区设置的警示标识与医院要求的符合程度。三、对应评审条款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3.5.1.23.5.2.14.14.2.14.14.2.34.14.2.104.14.3.24.14.3.64.14.8.25.5.1.3对高浓度电解【】有咼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质、易混淆(听法的规定。似、看似)、一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品多规或多剂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三。型药品如在病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区储存,则必须【】符合“”,并做到专柜加锁,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杳、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有咼危药品的【】符合“”,并标识,做到全院在病区储存咼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多剂统“警示标型药品,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咼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警识”。示标识”,符合率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