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锦的发展与形成1979 年,邓小平访美,赠送给了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一幅双面刺绣。那副刺绣便是蜀锦。成都的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沈从文在《蜀中锦》说:“蜀锦居中国四大名锦之首、为中国织锦第一座里程碑,蜀锦是“四川成都所织造的花锦”2006 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0 多年前,一条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出玉门关、从新疆抵达中亚乃至欧洲的古老商道,串起了古老中国和非洲、欧洲各国的商贸往来,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四川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上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丝绸之路上运送的最主要的货物丝绸,绝大部分就来自这里。此外,近年来,对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四川在几千年前也通过这两条道路向世界各地输出产品,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直到印缅、越南、老挝至南亚;从“北方丝绸之路”直到西域至亚欧。四川古称“蜀”是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川人始祖-嫘祖,始创了蚕丝文明,并且后来演变为了丝绸产业。所以她被誉为“蚕神”。嫘祖始创的桑蚕丝绸首先在古西陵国各部落氏族推广应用,后来逐渐向成都平原地区传播发展,在古蜀王国统治三星堆时期,丝绸产业发展至一个相当繁荣的时期。第一代蜀王蚕丛是嫘祖的直系子孙,在蚕丛时代,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了嫘祖开创的丝绸文明。随着古蜀三星堆文明的衰落,丝绸产业的中心向成都转移,最后在成都沉积稳固下来,从嫘祖时期起始,经过两千年积累,不断完善发展的丝绸生产技术发展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秦灭蜀后,便在成都设"锦官城",置"锦官"管理织锦刺绣。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织工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交易丝绸的地方也被称为“锦市”。扬雄盛赞蜀都“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左思描述“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成都蜀锦的繁荣发展,使得成都成为全国丝绸和贸易三大中心之一,并且成为蜀国重要的军费和经济来源,所以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锦成为三国蜀汉对外贸易的专利品,是决敌制胜的国力保证。1972 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大墓出土了一大批高级丝绸制品,帛画、竹简和大量精美漆器,其中大量漆器上标有“蜀郡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