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者: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 13 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 50 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 12 部中长篇小说, 100 多篇短篇小说, 20 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 1500 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听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再读课文,思考: ①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②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 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活泼可爱、热爱母亲)(慈爱善良、疼爱孩子)再读课文,思考:③ 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合作探究: 寻美之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小组讨论学习。 )示例: 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示例: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拓展延伸:1. 背诵诗文竞赛。2. 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作业: 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 ”的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作者:作家简介 : 冰心( 1900 ~ 1999 )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