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1 、能够识记作者、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 2 、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准确翻译课文。 学习目标目标一:目标一:能够识记作者、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 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请参看课下注解或手中资料了解墨子和公输盘,以及本文时代背景,默读课文。 自学方法:默读与圈划相结合。 自学时间: 10 分钟。自学要求:圈划识记知识要点及重点字词。 春秋时代政局的突出现象,是霸政的形成。由于周室王权日趋式微,各诸侯国内则篡弑迭生,外则互相兼并,加上夷蛮、戎狄等异族时常侵扰中原,全国局势非常紊乱。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不仅想吞并小国,而且想取代天子的地位;但在列国竞争之下,一时无法君临全国,只得称霸诸侯,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一百七十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楚、秦、晋、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在春秋时期,先后参与争霸的著名诸侯有五个,史称“春秋五霸”。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秦穆公仅霸西戎。同时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两国,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 春秋战国形势图齐楚秦燕赵魏韩鲁吴宋狄戎蔡陈故事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这是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班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打算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便是此事,反映了其“非攻”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荀子墨子庄子 墨子(约前墨子(约前 476476 ~前~前 390390 ),),名翟(名翟( ddíí ),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始人。《《墨子墨子》》原有原有 7171 篇,现存篇,现存 5353篇。墨子宣传篇。墨子宣传““非攻非攻”“”“兼爱兼爱””等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其学说与孔子对立,在战国时影响其学说与孔子对立,在战国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显学””...